今天上到因數與倍數,雖然課程才剛開始,就發覺班上程度差很多,有的同學問:「老師可以用短除法做嗎?」聽到這樣的問題,就感覺那位同學應該有上補習班或安親的。
以前班級也有同學是這樣的情況,問的問題也一模一樣,不同的是以前的同學認為老師為何要教這麼「笨拙」、「浪費時間」的做法,有時還在班上跟老師當面「嗆聲」,現在的則是願意用接受的態度,從基本認知開始了解數學的原理原則而不求速解。
下課時,跟該學生聊到補習的情況,他表示這樣的課外輔導他並不喜歡,因為除了教得很快之外,還要做一堆練習,有時考試不理想還要被‧‧‧。我就問:「你功課不是很好嗎,怎還需要課外輔導?」,她表示以前是還好,去課輔之後確實也有進步,這倒頗令我訝異。
據我觀察該同學本身資質不錯,課堂上反應非常快,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異,不用額外的課輔,課業應該就很不錯,她又可以接受兩邊的學習是最好不過了。不像有的同學反彈的很厲害,不是選擇上課不聽就是對課輔採取應付的態度,導致效果不好。
所以課輔的成效如何,還得看孩子是否主動積極並且願意配合,並且不會因為先學到課程內容就志得意滿,仍能夠謙虛向學,才能夠發揮相輔相成的功效。
心中泛起一個疑問,課輔為何要教這麼快? 如果學校先教過他們才教,學生會不會也是同樣說「教過了」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